“耶……你這個工資闊以哦,可是我當年的幾十倍!想當年,我就是拿著東拼西湊的兩三百塊,一個人從四川到浙江闖蕩的……”拿到人生第一筆工資后,我第一時間打視頻電話和父親分享了我的喜悅。
父親為我感到高興,也隨即跟我分享了他的“第一桶金”的故事。
那是1998年,我還沒有出生,父親只身一人到浙江闖蕩。剛到的時候,無親無故,后來聽爺爺說老家有個認識的人也在那邊,讓父親去投靠他,父親才跟他進了廠。父親的第一個月工資只有150元,但他高興壞了,他把大部分寄回了家里,只留了一點生活費,一同寄過去的還有一封信,寫著:爸媽,兒子在這邊很好,勿念!
在與父親的交談中,我問他:“我給你換個手機還是買兩條好煙呢?但是煙抽沒有手機有意義哦。”但他既沒有選擇煙,也沒有選擇手機,他說:“我投資了二十多年,也該有點回報了,但是我先不著急收,再在你那多放會,我存著以后收利息。倒是你奶奶那里,可以給她寄一些,你可是她看著長大的!”。奶奶在一旁也欣慰地笑著,“你爸還想得長遠嘞!你自己的錢還是留著以后用嘛,我們沒事的。”
我們一起笑著,我說:“也行,還有幾十年的利息,可以收,不過這次我還是先給你換個手機吧,每次打電話都聽不清楚,我再留點生活費,剩下的轉給奶奶?!本驮谥Ц冻晒Φ男畔棾龅囊豢?,一股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蓋過了我所有的思緒,這一瞬間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父親是1979年生人,視頻里我突然發現,原來我心目中一直年輕的他,鬢角也漸漸發白,眼角也爬上了皺紋,甚至腰桿已略顯佝僂……也許我還沒準好做一個大人,他似乎已經像一個“老人”了。視頻里我感受著他發自內心的高興,我知道,錢多錢少并不重要,他真正高興的是我長大了。
我給他吐槽項目上生活的索然無味。“你這點還算得上苦啊?我當初剛出去那會,有時候連飯都吃不起。不要遇到困難就退縮,整日地唉聲嘆氣,光羨慕別人的成就,那不是男孩子的作風。我要是有你的工資,讓我一天干18個小時都愿意!”他在那頭給我打氣。
我明白父親的苦心,他希望我不斷接受鍛煉,不要有思想包袱。調整心態后,我也認識了工作的真正意義,那就是“想要成長,就要擔起重任”。如果剛開始就當逃兵,那又能成什么大事呢?挫折不斷,那就慢慢積累經驗,生活本就是大雜燴,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從學校到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不管外面的天氣怎樣,都別忘了帶上自己的陽光。
“第一桶金”并不在于它有多少,而在于它帶來的收獲和成長。
“好好干,我們家以你為榮”父親的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我也將繼續帶上這句話一路前行。當初是父親挑起重擔,現在也該我了。
給父親買的手機正在路上,我也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