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烏蒙山,滔滔北盤江。在黔西南層巒疊嶂的喀斯特地貌中,一條鋼鐵巨龍正蜿蜒穿行,作為全國首條時速250公里有砟軌道高鐵實現全工序標準化的示范工程,盤興高鐵以“建維一體、建管融合”的創新實踐,在崇山峻嶺間書寫著新時代鐵路建設的新篇章。中鐵一局盤興高鐵項目部以“三維突破”擘畫時代華章,用“智造精管”鑄就鋼鐵脊梁,通過全生命周期介入、全要素智能升級、全鏈條閉環管控,實現降本增效、提質增速,提升有砟軌道施工效率62%,為高鐵建設樹立了嶄新標桿。
4月10日,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在盤興高鐵開展工序標準化現場觀摩,總結推廣盤興高鐵工序標準化經驗,推動新線建設安全、質量、管理再上新臺階。在有砟軌道工序標準化觀摩現場,觀摩人員對中鐵一局盤興高鐵項目部運用先進設備工裝、創新施工模式等方面給予高度贊揚,充分展現了中鐵一局軌道品牌的專業實力與創新能力。
破局:直面痛點重構施工邏輯
“傳統有砟軌道施工就像在施工現場‘打補丁’,工序交叉、反復拆改、成本失控三大頑疾長期困擾行業。”中鐵一局盤興高鐵項目總工程師王曉勇站在金州隧道口,指著已完成的標準化軌道工程感慨道。過去,站前標段和站后標段施工交叉干擾、洞口防護滯后、道砟污染離析等痛點,導致工程線安全隱患頻發、施工效率低下。
面對困局,中鐵一局聯合貴陽高鐵工務段協作共享,通過深度應用成都局集團公司“新線介入管理系統”理念,創新構建“五位一體”管控體系,將設計、施工、監理、運維、監管五方力量整合為創新共同體。在滬昆客專貴州公司統籌下,項目團隊將39項運維需求前置轉化為施工標準,嚴格執行“三早”介入機制,即早參與設計審查消除結構缺陷,早介入施工策劃優化工序銜接,早預控質量風險降低返工率。
“我們提前三個月完成所有洞口防護工程,以及隧道清洗、過軌管道施工等十項前置條件,全部達標后才允許上砟鋪軌。”項目部技術負責人何繼榮展示的施工日志顯示,通過嚴格執行“前置十項條件”,工程線施工計劃數量同比下降52.8%,小平車使用率歸零,創造了零事故的施工紀錄。
立標:智能裝備賦能工藝革新
走進盤興高鐵鋪軌基地,智能化施工場景令人耳目一新。北斗定位自動巡航的CPG500鋪軌機組精準布枕,雙驅壓路機將道砟密實度穩定在每立方厘米1.75克以上,軌枕定位機器人和智能數顯螺栓機器人執行毫米級精調作業。“這些‘黑科技’讓施工精度實現了質的提升。”項目部設備部部長王生國說道。項目部引進13類智能工裝,構建起“智能攤鋪-精準搗固-數字精調”的全流程智控體系。
在興義南站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正進行道岔閃光焊接技術攻關。傳統鋁熱焊合格率僅85%,而項目部投入使用的移動式窄體閃光焊軌機的數控閃光焊合格率達100%,屏幕上顯示焊縫平直度0.1mm/1m的優異數據。通過“一站一案、一岔一案、一日一案”精準施策,以及“恒定位移控制”技術創新,項目團隊攻克小空間焊接難題,目前已完成的9組道岔焊接一次成型,創造了西南山區高鐵焊接質量新紀錄。
然而,更令人矚目的是項目部創新運用工具件租賃循環使用的模式,通過租賃倒替模式,項目部減少采購83萬塊扣件,單此一項就節支867萬元。這種“以租代購”的輕資產模式,不僅降低了建設成本,更為后續線路維護儲備了可循環利用的備品資源。
增效:創新驅動激活降本密碼
在項目部會議室的墻上展示著工序標準化帶來的效益躍升:精調費用下降50%,精搗遍數由6遍壓縮至3遍,整體建設成本節約2000余萬元……這些數字背后,是“基礎質量換降費空間”的創新激勵機制在持續發揮作用。
“我們利用技術手段,確保每公里道砟攤鋪量控制在2200立方米,看似增加成本,實則通過增加密實度減少后期精搗的投入。”項目部商務部長尚新澳算了一筆精細賬。項目部全面落實軌道工程18項技術卡控標準,兌現精搗精調13項準入條件,將移交精搗TQI(軌道質量指數)由原來的7.0提升至4.5,較傳統施工提升40%;自主研發的軌枕定位機器人實現間距偏差±5mm,精度提升4倍。正是這種“前端重投入、后端大節約”的辯證法,讓項目在質量與成本間找到黃金平衡點。
在萬峰林隧道鋪軌現場,工務段介入組組長陳宇正帶隊驗收:“過去驗收是‘秋后算賬’,現在我們是‘過程共管’。”通過18項工序介入標準、26人專業團隊全程駐場,建設方與運維方形成“質量共建、成本共擔”的新模式。這種深度融合使線路缺陷率下降78%,真正實現“建得好、改得少、用得久”。
融合:建維一體鍛造品質工程
三組場景的對比生動詮釋著盤興高鐵有砟軌道工序標準化帶來的質變:傳統施工機械碾壓道砟造成道砟離析,而智能攤鋪模型呈現著如沙漠波紋般均勻的砟面;鋁熱焊模型顯露著粗大的焊瘤,閃光焊截面卻光滑如鏡;舊模式扣件散落堆積,租賃倒替模式下的工具件整齊編碼。這些具象化的革新,正是中國高鐵從“建造”向“智造”轉型的縮影。
“工序標準化不是簡單的流程固化,而是建設理念的顛覆性變革。”項目負責人劉超紅在成都局集團公司工序標準化現場觀摩交流會上說道。當穿山越嶺的鋼鐵巨龍與智能建造的科技脈搏同頻共振,當建設者的智慧結晶融入每一根軌枕、每一顆道砟,盤興高鐵正以“建維融合樹標桿,工序標準鑄精品”的生動實踐,為中國高鐵高質量發展寫下新時代注腳。
如今,站在盤興高鐵建成段眺望,嶄新的鋼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條凝聚著創新智慧的“山地高鐵”,以工序標準化的創新密碼,為中國高鐵建設開辟出一條質量更優、成本更低、安全更高的新路徑。當汽笛聲響徹烏蒙山谷,人們看到的不僅是穿山越嶺的鋼鐵通途,更是中國建造走向世界的鏗鏘步伐。
迎來成都鐵路局集團公司工序標準化現場觀摩
盤興鐵路全線鋪軌啟動儀式
全線正式開鋪
新型多功能長鋼軌牽引車鋪軌作業
觀摩新能源鋼軌除銹打磨機
觀摩移動式窄體閃光焊軌機焊接道岔作業
慣導小車測量數據
智能數顯螺栓機器人
盤興鐵路功能型聯合黨支部啟動儀式在項目鋪軌基地舉辦
成型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