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四項目榮獲“2025年廣西真武閣優質建設工程(自治區級優質建設工程)”榮譽稱號
近日,廣西建筑業聯合會公布2025年廣西真武閣優質建設工程(自治區級優質建設工程)名單,由公司負責施工的河池市高鐵站站前廣場、交通樞紐及配套路網工程(站前廣場)、天峨縣四橋工程、梧州市江濱國際大酒店-文化中心影視地下停車場(含擴建)工程以及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來賓至都安段)榮獲殊榮。
真武閣優質建設工程是廣西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該獎項評審涵蓋了工程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根據工程綜合管理、項目質量、創優效果等綜合指標評審頒發,代表廣西同期工程的先進水平。
河池市高鐵站站前廣場、交通樞紐及配套路網工程(站前廣場)是河池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惠民工程,是貴南高鐵河池西站的重要附屬工程。
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堅持“打造廣西最美綠色市政路 建設河池最高品質樞紐站”為工程建設總目標,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扎實推進標準化工地建設,有效促進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不斷提質。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成立領導專班,制定詳細的計劃方案,完善崗位職責,明確責任分工,精細風險管控;創新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板(ALC板)作為墻體結構,在河池市首次應用此類新型材料,不僅確保了工程內實外美,而且兼具了施工便捷等諸多優點,在加快施工進度同時真正做到了工程內實外美;2項施工工法獲企業級工法,1項施工技術獲陜西省級工法。此外,項目堅持“管得住、管得好”管理理念,不斷強化施工現場管理;開展安全積分超市考核兌現活動,選聘群安員、青安崗排患糾違;與河池市應急管理局等建立黨建聯創共建機制,持續開展“黨建+安全”系列活動。在建工程安全質量、環保水保、文明施工、進度節點全面受控,贏取了多方好評。先后榮獲河池市重大工程建設“先進集體”,河池市建筑業聯合會“安全文明工地”“安全管理先進單位”,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綠色示范工程” “建設工程優質結構獎”等榮譽稱號。
天峨縣四橋工程是廣西首座城市特大型景觀高低塔斜拉橋,大橋高低塔兩個主塔外觀立面呈天鵝頸部外形,象征著兩只“天鵝”在水中引項向天歌,與天峨縣“天鵝飛升之地”的古老傳說遙相呼應。
為了優質高效完成大橋建設任務,建設團隊多次進行對標學習,開展技術攻關,并以施工進度管理為核心,以控制工程安全質量為重點,相繼攻克了深水圍堰施工、高墩施工、牽索掛籃施、斜拉索施工、橋梁大跨徑懸臂施工等一系列難以解決的質量通病和施工組織管理難題。如今,天峨大橋早已成天峨縣的標志性建筑,為天峨縣的旅游業發展增添一幅壯美的畫面。
梧州市江濱國際大酒店-文化中心影視地下停車場(含擴建)工程是梧州市市政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由文化中心廣場地下停車庫和市委廣場地下停車庫組成,地下停車場用地面積17634.1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1609.47平方米。
自2019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面對通訊管線較多,施工場地緊鄰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市委市政府慶典活動、重要會議較多,且梧州天氣高溫多雨、地下水豐富等諸多客觀難題,項目團隊緊盯生產經營目標,超前謀劃,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多措并舉抓安全、質量、環保不松懈,確保了項目建設如期完成,有效解決了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緩解了中心城區交通壓力。
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來賓至都安段)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修編(2018~2030)》“1環12橫13縱25聯”布局方案中“橫3”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縣通高速公路,拉近來賓市與河池市以及自治區首府南寧的時空距離,推進交通服務均等化、共享交通改革發展成果、加快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促進地區城鎮化發展,實現廣西各市的優勢互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以建設管理專業化、工程施工標準化、班組管理規范化為抓手,通過理念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全面推廣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實現由“場”到“廠”的轉變;嚴格執行工程首件制,為全標段大范圍施工提供標準的施工工藝和工序流程;大力推進預應力智能張拉質量監控系統、預應力智能壓漿質量監控系統、混凝土拌和樓質量智能監控系統,實現工程關鍵部位的全過程監控,提升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為打造品質工程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河池西站站前廣場
天峨四橋
梧州地下停車場
賀巴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