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巡禮·成就展覽館丨精品工程③
五年來,四公司在市政領域深耕河南、四川、山西、內蒙、陜西、重慶等主營區域,通過深耕區域市場,在地鐵盾構、水系治理、生態綠化、蒸汽管網、道路橋梁、滑雪場等工程專業經營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為市政領域及新領域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成都地鐵7號線駟馬橋站
2020-2021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成都地鐵7號線駟馬橋站
成都地鐵7號線駟馬橋站為地鐵7號線與3號線的換乘站,車站總長564.45米,主體結構采用分期倒邊施工,車站周邊建筑物密集,車站位置道路較窄,施工場地狹小,管線改遷數量大,材料轉運難度大。成都地鐵7號線開通后,成都地鐵正式邁入“井+環”線網時代,作為銜接綜合交通樞紐的骨干環線,它的開通對完善線網運營構架,提高線網可達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立交橋
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立交橋
科學城(興隆湖)立交橋是天府新區規模最大的互通立交橋,也是四川最大的單體立交橋,號稱“天府第一橋”。它的建成對于緩解市區交通壓力,完善天府新區路網結構,加快國家級天府新區建設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鄭州鄭東新區斜拉橋
2018-2019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鄭州鄭東新區斜拉橋
鄭州鄭東新區龍湖內環路上跨北引水渠橋位于鄭州鄭東新區,橋全長210米,主塔總高104米,采用95米+20米+95米獨塔雙索面斜拉橋設計,斜拉橋主體呈“鼎”字形結構,寓意“鼎盛中原”,在兼顧交通的基礎上承載旅游、景觀等重要功能,它的建成為鄭州市鞏固和提升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及在中部地區崛起提供更加優越的交通環境。
呼市地鐵1號線
2020-2021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2019年度內蒙“草原杯”工程質量獎
▲新華廣場站
呼市地鐵1號線新華廣場站位于呼市市中心,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條地鐵1號線與2號線同期實施的全線最大最難蓋挖逆作法施工的地鐵換乘站,其中1號線為地下兩層雙柱三跨箱型結構,車站總長523.1米、標準段寬24.70米,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項目先后獲得內蒙古自治區“草原杯”工程質量獎、內蒙古自治區建筑工程優質結構金獎和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等10余項高規格獎項。
石家莊地鐵1號線
2020-2021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石家莊地鐵1號線
石家莊地鐵1號線是中國中鐵與石家莊市政府合作的BT項目,是石家莊市中心城區東西向骨干線路,也是軌道交通線網中連接主城區與正定新區的骨干線,1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3.9公里,共設車站20座、21個區間,公司所承建的石家莊東站至南村站、南村站至洨河大道站兩個盾構區間總長3705.64延米,項目以自有核心技術人員為骨干,加直管勞務模式作為施工生產模式,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創造了月掘進602.4米和單日掘進31.8米的全斷面無水中粗砂層盾構施工紀錄。
成都博覽城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2019年度“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
▲成都博覽城綜合交通樞紐
有著“百萬會客廳”之稱的成都博覽城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是一座融于花園的創新型綜合交通樞紐,是集地鐵(連接地鐵1號線、6號線、18號線和眉山線換乘車站)、道路交通、P+R停車場、航空港值機大廳、商業、園林景觀為一體的地下四層、總規模約17萬平方米的城市交通綜合體。
寶雞陸港大橋
國內首座格構式鋼塔立柱斜拉橋
2020年度“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
▲寶雞陸港大橋
寶雞陸港大橋是寶雞市渭河上高度最高、寬度最寬、跨度最大的城市橋梁,全長1272米,橋梁上跨南北河堤路、渭河及連霍高速,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60公里。主橋為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跨徑布置為(102+208+102)米,大橋橫梁整體提升重量大、同步控制要求高、定位精調難度大、空中懸停時間長、施工組織和技術要求高。門式鋼桁架主塔提升施工工藝應用于格構式鋼塔斜拉橋塔頂拱形橫梁的施工屬國內首次,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
鄭州地鐵2號線
河南省建設工程“中州杯”(優質工程)獎
▲金河路(毛莊)站
鄭州地鐵2號線金河路(毛莊)站位于開元路與固城路交叉路口,是2號線二期的第三座車站,車站總長度214.5米。鄭州地鐵2號線是鄭州市開通的第二條軌道交通線路,線路貫穿城市南北,與1號線交叉形成主城區南北向和東西向軌道交通“十”字形骨架,為完善城市功能、促進城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天府新區北部組團生態間隔帶
天府新區“一帶一路”生態隔離帶文明門戶段
▲北部組團生態間隔帶
北部組團生態間隔帶項目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府新區提出“公園城市”理念后落地的首個“公園城市”工程,也是天府新區“一帶一路”生態隔離帶文明門戶段。該項目是城市宜居、宜業、宜游的重要空間載體的新時代智能城市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性質、類型特色、承載功能豐富。北部組團生態隔離帶項目設計總面積為280公頃,包括由牧華路、麓山大道、天府大道和沈陽路的綠地兩橫一縱共同構成的“工”字格局,為推進成都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太原地鐵2號線
山西省首條開通運營地鐵線
▲太原地鐵2號線勝利街站
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于2016年3月全面開工建設,是山西省建成的首條地鐵線路,也是太原市貫通南北的交通主動脈,公司主要承建太原地鐵2號線勝利街站,緝虎營站-大北門站區間、大北門站-勝利街站區間。太原地鐵2號線的建成通車,對有效緩解交通壓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標志著山西省會城市從此進入“地鐵時代”,對于太原都市區加快發展具有標志性意義,對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集聚先進生產要素具有重要牽引作用。
洛陽地鐵1號線
洛陽首條開通運營地鐵線
▲洛陽地鐵1號線解放路站
洛陽地鐵1號線作為洛陽市首條地鐵線路,覆蓋洛北地區東西向主要客流,大大緩解了市區交通壓力,全線總長23公里,東起紅山站、西至楊灣站,共設19座車站。公司參建了試驗段史家灣站和1號線解放路站兩座車站及附屬結構施工任務,施工過程中克服了施工水位高、降水困難等難題,并先后榮獲了河南省安全標準化和質量標準化雙示范工地、洛陽市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洛陽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等稱號。
洛陽地鐵2號線
中西部非省會首個雙地鐵城市
▲洛陽地鐵2號線隋唐城站
洛陽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全長18.216公里,全線共設15個站點。公司參與建設了隋唐園站、體育中心站、解放路1、2號線T型換乘車站,文博園站-隋唐園站區間、隋唐園站-體育中心站區間、體育中心站-市民之家站區間,以及物業開發車站附屬結構的施工任務。洛陽地鐵2號線的開通運營與1號線構成洛陽城市軌道交通“十字骨架”,洛陽迎來“雙地鐵時代”,成為中西部非省會城市中首個開通雙地鐵的城市。
重慶地鐵4號線
盾構月掘進393環、590米
創造重慶地鐵建設最新記錄
▲重慶地鐵4號線復盛站
重慶地鐵4號線二期線路全長約32.8公里,其中地下段續長約21.25公里,共設15座車站。由公司承建的施工任務包含兩站三區間,施工過程中先后實現全線首個車站封頂,全線首個TBM區間貫通。開通運營后,將串聯起兩江新區魚復和龍興兩大片區,銜接唐家沱工業園、魚復工業園和龍興工業園,促進唐家沱、魚復、龍興、悅來等外圍組團與中心城區的聯動發展,極大提升沿線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品質。
自貢釜溪河水系治理項目
自貢東部新城“綠肺”
▲宜昆河濕地公園
宜昆河濕地公園包含“一湖一環五景”,即宜昆河生態湖、3公里生態堤岸環線,以及疊溪廣場、觀鳥棧道、青云攬勝、飲濤彩田、生態水岸等5處景觀,植物種類達到113種,喬木7408株,實現四季有花看、全年有景賞。其中濕地公園景觀水域面積約15.3萬平方米,通過雨洪管理、濕地景觀等“海綿城市”理念,實現了雨水“滲、滯、蓄、凈、用、排”等功能,在凈化河道水體形成沿線生態景觀廊道,為市民提供了集休憩和玩樂于一體的水景綠意空間。
馬鬃山滑雪場
71天完成4.3億產值
▲馬鬃山滑雪場
馬鬃山滑雪場項目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總投資9.34億元,項目在71天完成4.3億產值的建設任務。項目建成后,景區接待量可達9000余人,可承辦各級冰雪賽事,年接待量約30萬人次,是集專業滑雪、山地運動、山水觀光、生態休閑、教育科研、山地度假為一體的大型冰雪運動休假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