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青春路——記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三工區(qū)總工程師杜利軍
在祖國的西南邊陲,云南保山,一條被稱為“中國隧道地質(zhì)博物館”“世界最難隧道”的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正在艱難地掘進著。來自中鐵一局的筑路大軍,在這里,已經(jīng)奮戰(zhàn)了整整十年,一群年輕的陜西漢子,將自己最美好的十一年奉獻給了大柱山隧道。
大瑞鐵路項目三工區(qū)總工程師杜利軍就是其中的一員。
一
杜利軍,一個地地道道的陜北漢子,與人交流時還顯得有些靦腆,說話聲音不大,卻很果斷堅毅。2010年從學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了大瑞鐵路項目。
“那時候根本想不到,我會在這里一待就是九年的時間”回憶起這九年的點點滴滴,杜利軍有些唏噓。九年的時間,他從一名見習生,一步步走到了工區(qū)總工程師的崗位上,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艱辛,也許只有他自己能清楚吧。
大柱山隧道面臨的突泥涌水、高地溫、斷層等等一系列施工難題,不身處其間,可能完全體會不到那種危險無處不在,難題層出不窮的異常情況。
2010年11月,剛?cè)肼毑痪玫亩爬姼鴥晌煌抡谒淼勒谱用媾_車上進行測量放線標識作業(yè),轟的一聲巨響,把在場的人嚇出一身冷汗,“當時大腦一片空白,下意識就跳下了臺車,往洞口跑”說起這件事,他好像還是心有余悸。
原來是因為隧道洞頂?shù)囊粔K大石頭,承受不住巨大的水壓,掉下來砸到已經(jīng)立好的鋼拱架上,隨之噴射而出的,還有一股直徑十幾公分的水柱。
“這種情況,讀書的時候是怎么也想不到的”現(xiàn)實的殘酷,第一次給這個年輕人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不久后的一天,杜利軍跟著一名老師傅在隧道內(nèi)測量放線,在邊墻拿油漆噴點時,看著平整的地面,一腳踩下去,卻是齊腰深的黑泥坑,幸好旁邊的師傅眼疾手快把他拉起來了……
像這樣的“驚喜”,在他工作的這近十年的時間里,不知道發(fā)生了多少次,或許這兩次只是因為他剛?cè)肼毑痪茫∠蟊容^深刻吧。
二
大柱山隧道罕見的地址情況和復雜的施工環(huán)境,雖然讓大家受盡了折磨,但他們在與克服困難的同時,也在不斷成長進步著。
在工作中,杜利軍是一個善于總結和“走捷徑”的人。為了解決沒有軟件制作隧道斷面圖的問題,他利用EXCEL表格和CAD軟件編寫了一套簡單易行的公式,只需要將測量數(shù)據(jù)輸入到表格中,生成數(shù)據(jù)后,再復制粘貼在CAD軟件中,就能直接形成隧道斷面圖片,有效提高了斷面勘測的精準度;為了解決大柱山隧道出口掘進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僅2018年,他就編制了6項專項方案,涉及隧道掘進、變形處理、反坡排水、高地熱等施工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問題;為了簡化隧道檢驗批填寫復雜的問題,他用了近一周的時間,將檢驗批需要填寫的資料制作成為模板,每次填寫只用輸入里程和試驗編號,就可以自動生成檢驗批,成功解決了檢驗批的常規(guī)填寫錯誤,并提高了填寫速度,以500米隧道檢驗批填寫為例,原來一個人需要40余天才能完成,優(yōu)化后,只需要20天就可以全部做好,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2017年,通過與現(xiàn)場工人溝通,他在CAD上進行模擬確定,最終加工出來矮邊墻止水帶和鋼筋定位卡具,有效保障了止水帶和鋼筋的施工質(zhì)量,在多次檢查中都受到了業(yè)主的表揚。
對于杜利軍而言,這些都是工作中的一些小改小革,似乎不值一提,“這些都是順手就做了的,我感覺沒有啥,總結總結就出來了”。但是對于現(xiàn)場施工生產(chǎn)而言,效率就是效益。
2016年,業(yè)主在大瑞鐵路全線推行二襯鋼端模施工工藝,為了保證工藝及時落實現(xiàn)場,在此之前,項目部采用的是二襯臺車廠家加工的鋼端模,工人多次反映施工耗時嚴重,現(xiàn)場操縱極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帶領技術員與工人多次研究,先后開展討論會4次,并通過電腦軟件進行模擬操作全過程,設計出一種可翻轉(zhuǎn)易操作的鋼端模,2017年底開始現(xiàn)場使用后,不僅加快了施工速度,也保證了二襯施工質(zhì)量。
此外,他撰寫與發(fā)表的QC成果《提高隧道初支鋼筋網(wǎng)片出場一次合格率》被中國質(zhì)量協(xié)會評為優(yōu)秀QC成果,這是QC小組活動的最高榮譽獎項,也是四公司自參加質(zhì)量管理小組活動以來首次獲得該榮譽,同時他被評為2017年陜西省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 “最佳演講者”。《降低隧道二襯一次澆筑脫空率》、《提高隧道排水盲管一次安裝合格率》、《超長富水隧道污水沉淀系統(tǒng)方案的研制》榮獲省部級QC成果;《富水隧道超長距離反坡排水施工工法》榮獲陜西省省級工法。今年4月26日,陜西省建筑業(yè)協(xié)會組織召開“陜西省工程建設質(zhì)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交流會”,會上,杜利軍撰寫的兩項QC成果榮獲陜西省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一等獎,其中《提高高地熱隧道止水帶一次安裝合格率》從本次大會1189項成果中脫穎而出,被評委評定為兩項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大會閉幕式上進行展示。
三
“剛來的那兩年,自己的狀態(tài)很不穩(wěn)定,不知道待在這里的意義是什么,我又是為了什么在這里流盡汗水,吃盡苦頭。”突然從繁華的都市,來到大山深處,每天面對著各種想不到的突發(fā)情況,杜利軍也曾經(jīng)迷茫、退縮過。
的確,作為一個工程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的大學生,在祖國基建事業(yè)高歌猛進的年代,想找一份相對于大瑞項目輕松,待遇更好的工作,是比較容易的。
可是每當他打退堂鼓,卻又怎么也邁不開離別的腳步。領導的鼓勵,兄弟們的支持,還有那句“等到隧道貫通的時候,我們不見不散”的約定,讓杜利軍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在這個時候當逃兵,我的良心一輩子都不會得到安寧”這是杜利軍的心里話,也是每一個仍然奮戰(zhàn)在大柱山、堅守在瀾滄江畔的鐵血男兒最想說的話。
鐵骨柔情。每一個中鐵人,提及家人,總是充滿了虧欠和愧疚。從杜利軍老家陜西省神木市,到大瑞鐵路項目所在的云南省保山市,有2600多公里。回家一趟,就算是坐飛機,也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到家,工作近10年來,杜利軍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
在大瑞鐵路工作的十年間,杜利軍已經(jīng)結婚生子,小孩今年已經(jīng)2歲了。可能對于孩子而言,爸爸只是出現(xiàn)在視頻通話里的那個熟悉的人吧。
已為人父的杜利軍,卻沒能見到自己父親的最后一面,這件事一直埋在他的心里,每當有人觸及,他那始終堅毅的目光,卻忍不住泛起淚花。
2016年4月3日,杜利軍正在保山去往昆明的大巴上,去參加一次業(yè)主組織的技術培訓,家里的一通電話,宛如晴天霹靂,身體一直硬朗的父親病危……
心急如焚的杜利軍趕到昆明后,立即買機票趕往西安,再轉(zhuǎn)車去神木,到家已經(jīng)是兩天之后了。這時的父親已經(jīng)與世長辭,天人永隔。杜利軍拉著父親早已冰涼的手,一遍遍呼喚著,卻再也聽不到父親的回應。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但是再多的淚水,也沒辦法讓父親再次睜開雙眼,看一眼他心愛的兒子。
經(jīng)歷巨變,讓杜利軍更加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因為自己人生已經(jīng)有了很多遺憾,所以在我結婚后,我盡力學著做好一個丈夫,來彌補我曾經(jīng)或者將來可能有的過錯”。
對家人已經(jīng)虧欠了太多,他不能再虧欠企業(yè)。回到工作崗位后,杜利軍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他說:“既然自己選擇了工程專業(yè),那就是選擇了付出與堅守,隧道總要有人去打,路總要有人去修,我不修誰修,我們不修誰修。”正是有這樣的覺悟和擔當,才有了祖國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wǎng)絡,才有了“天下第一局”的金字招牌。
四
付出總會有回報。2016年以來,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罕見的施工難度和項目職工堅守奮戰(zhàn)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報道,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有這樣一群錚錚鐵骨的漢子,為了打通這條西南進出境大通道,負重前行十余載。
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也先后被中華全國總工會、云南省總工會評為“工人先鋒號”,其他各種榮譽與鼓勵也紛至沓來。杜利軍個人也被評為2017年中鐵一局“杰出青年”,并在頒獎典禮上作為職工代表進行發(fā)言。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jié),大柱山隧道青年突擊隊被共青團陜西省委員會和陜西省青年聯(lián)合會評為“陜西青年五四勞動獎章”,杜利軍作為項目青年職工代表,到頒獎典禮現(xiàn)場領獎,這是陜西省青年的最高榮譽獎,能獲得該榮譽實屬不易。4月30日,他作為中央企業(yè)優(yōu)秀青年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現(xiàn)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廣大青年的諄諄教誨,這更加堅定了他為了貫通大柱山隧道繼續(xù)奮斗的信心和信念。會議結束后,他將會議精神帶回中鐵一局,帶回四公司,號召廣大青年職工繼續(xù)立足崗位,為祖國基礎建設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至今日,大柱山隧道還需要3年才能貫通,有人說十三年的堅守,只為那五分鐘的一閃而過,為了這五分鐘,在這長達14.5公里的隧道里,中鐵一局職工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但是每當看到隧道一點點向前掘進,離貫通目標越來越近的時候,他們的心里滿滿都是自豪。
再多的困難,總有曙光出現(xiàn)的時候。截止目前,大柱山隧道正洞剩余1900余米,平導剩余360米,這讓大家看到了隧道貫通的希望,也讓每一個曾經(jīng)或者正在大柱山隧道奮戰(zhàn)的人,感到這么多年的努力,并沒有白費。
大瑞鐵路建成通車后,杜利軍也會走上新的崗位,但是在大柱山的這十余年,必將成為他人生的財富和不可磨滅的記憶;我們也相信,不管在什么崗位,杜利軍也會執(zhí)著于內(nèi)心深處的信念,并為之努力奮斗。
杜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