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③丨經營工作出實效 管網領域譜新篇
回顧2024年,管網工程實屬高頻詞匯,充斥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大事記”里,川東二線、甬紹干線的相繼中標,實現了企業主陣地的良性發展,也成為區域滾動經營的典范。
敢為人先 蹚出一條發展新路徑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人們就用打通的竹節連接起來做管道,用于輸送鹵水,史書上叫“筧”或“枧”,這算是有記錄的最早的管道了。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統籌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我國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加速建設,“全國一張網”不斷完善,而中鐵一局及四公司在管網建設的戰略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2010年以來,四公司先后參與建設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國內段)隧道穿越工程、陜京三線良鄉-四沙屯段輸氣管道南王隧道工程、西氣東輸三線管道東段(吉安―福州)隧道工程、西氣東輸三線東段瀲江隧道梅江隧道、中石油云南石化鐵路專用線工程、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福州聯絡線等十余個管網類項目,累計敷設里程120余公里,隧道近百座約40公里,以及諸多的專用線、站點單體工程。
在十余載管網類工程的建設歷程中,四公司人如琢如磨,練就了較強的施工能力,亦在不懈地創新與突破中,技術能力與管理水平日益精進。四公司人獨辟蹊徑,鑄就了“精編方案、超前預報、融入民風、創新管理”這一獨具特色的管網類項目施工理念,巧妙地將管網隧道工程與傳統的鐵路公路隧道工程相融合,為中鐵一局隧道品牌藍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管網類項目,尤其是管網隧道工程,其斷面狹小,作業空間極為有限,使得大型機械設備難以充分發揮作用,面臨開挖、鉆爆、出渣及通風等多重挑戰。此外,此類隧道工程往往位于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區域,風化地質、斷層破碎帶及淺埋段等不良地質條件頻繁出現,施工過程中,掌子面坍塌、突泥等安全隱患層出不窮,安全風險始終伴隨左右。同時,施工線路綿長,工點眾多且分布廣泛,征地協調工作異常繁瑣。多數施工工點地處偏遠,或隱匿于群山之間,通信信號微弱,需新建長距離電力與通信線路以保障施工,而運輸安全同樣面臨諸多挑戰。
“我們破題的方法,來源于千百次的錘煉。”分管該領域經營管理工作的四公司副總經理紀彥飛談到,一是精編方案,各項目團隊如考古學家般,細致研讀地質資料,量身定制施工方案,確保安全與效率并重。二是超前預報,憑借先進的地質雷達與地震波探測技術,提前洞悉不良地質,制定應對策略,將突發狀況對工程的影響降至最低。三是融入民風,項目黨支部協同屬地政府,與當地群眾對話,尊重并融入當地風俗,確保施工和諧推進。四是創新管理,運用信息化平臺,構建項目管理系統,實時監控施工進度與質量,確保項目建設高效推進。
管理創效 擦亮一局隧道新名片
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衛—吉安)項目全長2090公里,貫穿寧夏、甘肅、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區)。四公司承建的隧道七標共有隧道11座,總長8.7公里,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境內,途經人員密集村莊多處,安全風險高,隧道所處位置地質條件差,圍巖類別復雜,Ⅴ級、Ⅵ級圍巖占比58%,施工難度大,加之隧道施工斷面小,且獨頭掘進距離長,施工工效低,工期壓力空前。
“項目對外協調壓力極大,因涉及多村落,歷史遺留問題成為工程建設的巨大阻力,為保證周邊群眾利益,我們側面推動了各項協調工作,確保工程建設與地方問題同時得到妥善解決。”項目負責人李楊說道。在村莊用地、占道、棄渣等協調過程中,項目委派專人全面配合地方政府開展各項工作,并提前籌劃施工組織,將對外協調問題列入日匯報討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終按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各施工隊設置了專職安全員、監督員以及監護員,對隧道開挖、爆破、支護等實施24小時全過程監控,每班作業前,現場安全員會根據作業內容,進行班前安全講話,填寫作業許可證,對施工環境,作業內容,潛在風險等進行分析,制定注意事項和應對措施,及時對每名進場作業人員實施工牌管理,將作業人員信息錄入業主PIM平臺,生成帶有二維碼的胸卡,進一步確保施工過程管理受控。
同樣面臨管段距離長、小斷面隧道空間狹窄等系列問題的還有川氣東送二線項目。2024年7月,中鐵一局中標川氣東送二線項目隧道三標,西三線中段隧道七標項目負責人李楊帶領著管理團隊從河南南陽轉戰湖北恩施。“我們在上一個項目圓滿完成了11座隧道的施工任務,得到了業主及各方的高度肯定。滾動經營出的川東二線項目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近10年,李楊一直從事油氣管道工程的建設,他介紹,管道工程隧道的管理與鐵路、公路隧道相比確有不同,點多線長、斷面小、地質復雜。川東二線項目管段全長33.4公里,共有隧道32座,隧道洞口多位于山腰位置,地勢復雜,地質條件差,圍巖等級差,且項目有14座隧道縱坡大于15%,最大縱坡坡度36.4%,長度共計16.1公里,占全線隧道的48.11%,其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極高。
“標段涉及2市4縣14個鄉鎮40個村,因各地民情、標準存在差異,導致外協工作難度大、任務重,所以在施工中,項目必須提前梳理難點、卡點,全面樹立以外協保進度的管理理念。”半年時間,李楊帶領的團隊提前完成了用地手續、大臨建設、棄渣規劃等協調任務,項目即將進入施工大干階段。
為了確保在建項目管好干好,四公司從領導班子到各職能部門,從區域在建項目到配合隧道施工的附營單位,都樹牢了“一切工作到項目”的管理理念。2022年7月29日,四公司中標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干線天然氣管道項目。7天時間內完成了項目駐地建設,40天完成了第一條隧道的人員設備配置、方案材料報驗及協調征地工作。經過后方的支持及全體參建員工艱苦卓絕的努力,進場3個月就完成了所有工點征地拆遷工作,三條隧道在全線率先全部進洞,安全質量總體受控,施工進度遙遙領先,并于2023年8月31日順利實現了“閩粵支干線(福建段)第一長隧道”——大倫坪隧道的貫通。
金光隧道是閩粵支干線專用隧道,全長1.2公里,圍巖軟弱,地質條件復雜,加之2023年9月初遭遇臺風暴雨影響,發生1次洞頂塌陷,掌子面出現流沙、突泥情況,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2023年全年僅進尺60米,是全線“地質條件最復雜的隧道”。為確保金光隧道順利貫通,四公司牽頭聯合各方邀請隧道專家到現場勘察,評審施工方案,細化完善施工舉措,先后確定并執行了洞內帷幕注漿、水平旋噴樁、地表注漿等圍巖預加固方案。針對制約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質、突泥涌水、大縱坡行車等風險,制定了詳細的應對措施和專項應急預案,確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進度,在現場標準化建設、安全質量管理、施工進度等方面受到了業主多次表揚。
技術引領 開創管網建設新局面
精準的戰略定位、強大的施工能力、豐富的管理經驗匯聚成中鐵一局及四公司在管網領域獨占鰲頭的破竹之勢,不僅贏得了眾多榮譽,還滾動經營出多個管網類項目。2024年,中鐵一局先后中標川氣東送二線川渝鄂段、西氣東送二線鄂豫贛皖浙閩段干線以及棗陽-宣城聯絡線等工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甬紹干線東段天然氣管道工程,該項目是四公司在新拓展領域首個單標超過10億元的項目,也是中鐵一局首個采用TBM(隧道掘進機)工法施工的特長山嶺隧道項目。
區域滾動經營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時之能。四公司始終將“干好在建”作為發展的重要基石,并通過優質管網項目積累了大量“工程財富”。為實現油氣干線管道獨立,推動形成“全國一張網”提供有力支撐。
“為什么我們可以連續在管網建設領域有所建樹,主要是想業主之所想,并著力解決實際問題”李楊分析道,在西三線中段項目塔溝隧道施工過程中,1.07公里的隧道按照設計要求為雙面掘進,項目通過技術簡算和成本測算,最終報各方同意采用“先獨頭、再雙頭”的掘進方式,在保證工期的情況下,節約成本近50萬元,而這條隧道只占管段的十一分之一。精細化施工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體現出中鐵一局及四公司隧道施工的技術水平。
通過在管網領域的不斷拓展,四公司華中區域指揮部在全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境況下,年度營銷任務已超額完成87%。“立體的營銷網絡是關鍵,各級責任人按要求完成任務,領導負責高端訪問、營銷人員積極對接、管理人員干好在建,簡單的經營邏輯反而成為‘殺手锏’。”華中區域指揮部安哲在交流經驗時談到,“在過去的一年里,公司后方領導給予大力支持,多次進行高端訪問,而區域營銷人員也在分析研判各項目可行性的同時,及時跟進,尤其是在管網項目標的中結合優質文獻,打造投標亮點,取得較高分值,也和競爭單位形成鮮明對比”。成功的案例展示增強了建設單位對施工企業的信心,有助于企業在后續的項目投標中脫穎而出,拿下更多的項目,四公司通過高質量的項目成果,逐步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贊譽。
閩粵支干線項目負責人賈海涵表示,“我們充分發揮在隧道建設領域的優勢,以干好在建為基礎、滾動經營為目標,項目建設期間,我們多次受業主邀請,在隧道技術、施工管理等方面對業主及相關單位進行授課培訓,還協助業主進行標準化圖集、規范的編制,受到相關單位的高度重視和一致好評”。通過在建項目,四公司積累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以及投標時的側重點。這些經驗在滾動經營過程中可以被復制和應用,從而減少失誤,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同時,這些經驗的積累也為企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項目管理人才,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優質干好在建,是我們真誠的必殺技,我們在閩粵支干線采用了拼裝式模板代替傳統二襯臺車的方式,二襯施工也從每天12米提升到20米,極大加快了施工進度。”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陳博2020年大學畢業后參與了兩個管網項目的建設,4年時間積累扎實的管網隧道建設施工經驗,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
四公司在既有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斷掌握新的施工技術,從而在后續同類型項目中能夠更高效地進行施工,顯著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這種技術積累使得四公司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施工環境時,能夠更加從容應對,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改進,也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管理優勢,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
畫卷,鋪展萬里河山處。答卷,寫在綠水青山間。山川連綿,云霧繚繞,宛如一幅壯美的風景畫,而無數條管網蜿蜒伸展,橫亙在中華大地。巨幅的畫作上,有中鐵一局及四公司濃墨重彩的一筆。
安全應急演練
方溝隧道貫通現場
全方位施工監管系統
隧道二襯施工
現場檢查隧道主體施工完成
帷幕注漿施工
現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