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⑥丨全力打造“一局質建”品牌 切實提升隧道施工標準化水平
2024年,四公司積極貫徹落實中鐵一局隧道品牌相關要求,依托隧道裝備優勢在平慶鐵路杏林村隧道率先推廣應用自行研發的先進工藝工裝和智慧化管理系統,將“一局質建”理念在平慶鐵路落地推廣,充分突顯了中鐵一局及四公司在隧道領域的品牌優勢。
前期策劃 高標準打造標準化管理的示范工地
2023年12月25日,中鐵一局中標平慶鐵路4標段。該標段包含路基9.3公里/11段、橋梁6.9公里/8座,隧道7.6公里/2座、新建白水站1座、制架梁場1座、鋪軌基地1座,并負責平慶鐵路全線的鋪軌任務。其中,杏林村隧道是重點控制性工程,為單洞雙線隧道,屬于黃土隧道,隧道圍巖等級均為Ⅳ、Ⅴ級,等級類型交替變化,襯砌類型最多變化50余次,不良地質主要為滑坡和黃土陷穴,正洞分3個作業面施工,設計開挖工法為三臺階預留核心土法和臺階預留核心土法兩種。
為了全面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中鐵一局及四公司依托平慶鐵路打造標準化建設和管理的示范,將平慶鐵路作為試點項目,從前期策劃、臨建施工、臨建驗收、過程管理等各個環節,逐一盯控。中鐵一局領導多次到項目指導,從制定方案、現場實施、標準化策劃回頭看、督導問題整改落實等諸多方面進行幫扶,并多次深入現場針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召開會議立時改進。
2024年7月26日,中鐵一局領導帶隊召開杏林村隧道出口洞口布置圖討論會,在會上針對杏林村隧道出口布置圖逐一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隧道施工標準化策劃前期已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設置七牌一圖、五線上墻、報警裝置等,會后組織項目對《工程項目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基本規定(2.0版)》進行再學習,要求項目各部門對標標準化快速制定方案并實施。
在臨建標準化施工方面,項目成立了標準化建設小組,深入施工現場對照標準化規定進行專項排查,著重從提升臨建工程標準化入手,對拌和站、鋼筋加工廠等臨建工程的形象宣傳、現場標準化等方面進行全面整改提升,面面俱到推動臨建工程標準化,做到臨時工程也是永久工程施工。
現場投入 嚴要求力促“一局質建”品牌落地生根
2024年6月,中鐵一局隧道品牌推進會的召開為平慶鐵路杏林村隧道的建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中鐵一局研究決定依托杏林村隧道打造“一局質建”品牌。
隧道工裝標準化是隧道施工打開新局面的前提條件,以科技賦能體現智能建造,既提升了標準化水平,又達到了減少投入減少人員的目標,實現了以標準化工裝保安全、保質量的目的。
中鐵一局平慶鐵路項目負責人李坤介紹,“一局質建”品牌在杏林村隧道的應用主要是投入了中鐵一局四公司和智能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多臺先進的隧道施工裝備,暨拱架安裝機、全液壓智能仰拱棧橋、全液壓智能襯砌臺車、防水板掛布+鋼筋綁扎臺車、多功能溝槽模板臺車。
當前,隧道掘進里程210米,五臺智能裝備的應用,實現了人員投入降低20%,材料機械成本降低24%,安全風險降低了17%,同時作業效率、實體質量、管控力度都得到了提升。
項目剛剛進入主體建設階段,探索技術創新小改小革,積極推行中鐵一局科管平臺發布的工藝工法標準化成果,采用成品保護措施、初期支護平整度措施、仰拱填充平整度控制、隧道仰拱七線上墻等10余項標準化工藝,后續在連續梁、路基等結構繼續提高革新工藝的應用,達到“以工藝保質量”目標。
項目應用了智慧管控平臺及數字化沙盤等高科技產品;智慧工地綜合管控平臺,以數字化賦能、智能化施工為目標,聚焦項目管理生產主線,采用RPA、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打造鐵路工程統一的主數據底座,建立形成覆蓋安全管理、產業工人管理、進度管理、智慧拌和站、綠色科創、工程監測六大子應用系統的智慧工地平臺。智慧管控平臺通過提取鐵路工程管理平臺的拌和站數據,實現對項目雙超數據的自動化處理和分析,從而提高數據處理效率,減少人為誤差。
智能科技公司現場負責人賈超利用數字沙盤的數字孿生模擬、施工組織推演、作業過程監控等手段預先了解隧道施工的重難點,提前研究解決方案,進一步保證隧道施工安全。
過程管控 求實效全面提升隧道綜合管理能力
項目開工以來,全面貫徹落實蘭州工程建設指揮部、中鐵一局及四公司提出的產業工人管理、網格化管理、安全穿透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等新制度、新舉措,確保項目管理全面可控。
為全面提高項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水平,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崗崗有責”的安全責任體系,實行逐級負責,全面管理的原則,項目明確各部門、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應負的安全責任,使安全工作分片、分區逐級分解,結合現場安全環保文明施工實際情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到每一道工序和各個崗位,實現每個網格單元均有專人管控,確保施工區域安全生產“時時有人監控、事事有人負責”。
項目通過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相關文件將施工區域按一定標準劃分為若干網格單元,建立相應的制度機制,及時、準確、全面掌握現場施工安全情況,有效進行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現場以網格為單位,分片包干、專人管理,做好施工現場安全條件確認、現場巡查監控、應急逃生組織等工作;網格化管理強化了現場對勞務公司、作業班組的安全生產管理,推動項目施工一線自控責任貫通,構建了逐級負責、一體協同格局。
項目嚴格落實現場安全穿透式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機制,落實項目各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實現每個責任單元均有專人管控,確保施工區域安全生產“時時有人監控、事事有人負責”,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全面壓實項目部層級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明確責任目標,為項目施工生產過程提供安全保障,做到項目安全管理縱向滲透、橫向覆蓋,一穿到底。
在產業工人管理方面,項目實行全過程檔案信息化管理,建立“一人一檔”,落實現場實名制考勤制度,現場考勤機每日對現場務工人員進行實名制考勤打卡管理,加強工資發放回訪,產業工人工資發放后,勞資專管員組織對上一月工資發放情況、勞動合同簽訂情況進行現場或電話隨機抽查回訪。
在杏林村隧道施工現場,美觀大氣的觀摩平臺上,“客貨共線鐵路的標桿、黃土隧道施工的樣板、中鐵一局質建的典范”這三幅標語顯得格外醒目。中鐵一局平慶鐵路項目全體員工將以隧道工裝標準化觀摩為新的起點,全面貫徹落實《工程項目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基本規定(2.0版)》,筑牢“逢一必爭有冠必奪”的工作總目標,為把平慶鐵路建設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貢獻一局力量。
“一局質建”觀摩會
“一局質建”觀摩活動
多功能溝槽模板臺車
智能二襯臺車
項目前期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