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共贏 綻放文化魅力——中鐵一局四公司鄭州市政控制節點工程土建11標項目文化建設紀實
在繁華熱鬧的鄭州市火車站西廣場北邊,緊鄰站北街北側,被工地大門一分為二的高5.5米圍擋(草綠色文化墻)很是搶眼,文化墻上除了企業標識之外,還繪制了大量富有河南地方文化特色的名勝古跡、工人勞動場面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環保標語,這大門兩側各長約150米的文化墻從色彩和內容上看起來讓人賞心悅目,給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廣場,增添了都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就是中鐵一局四公司鄭州市政控制節點工程施工現場,該項目自2017年7月10日開工以來,項目部以企業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將項目文化融入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呈現出創新共享、合作共贏的項目文化新特色,項目部在項目管理、安全質量、成本管控、團隊建設等方面齊頭并進全面發展,同時也多次受到建設方好評,項目負責人陳宏俊榮獲集團公司黨委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項目部黨支部被四公司黨委表彰為先進黨支部,支部書記樊榮被四公司黨委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鄭州市政控制節點工程土建施工11標段項目合同金額7.3億多元,該項目去年6月中標,是全線工程量最大也是最難干的一個標段,包括地鐵10號線火車站站和醫學院站,其中火車站站不僅地質情況復雜,地下雨水、污水、燃氣、強電、弱電等等管線密集,環保壓力巨大,而且處于鄭州樞紐的火車站位置,交通導改、管線遷改、綠化移植等等,地上地下都很繁雜,施工每行一步,都得萬分小心,稍不注意,會給附近市民或鐵路運輸、既有地鐵1號線的運營等,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況且基坑開挖最深處要達到30多米,地質情況以黏質粉土和粉質黏士為主,且賦存地下水。這個30米的開挖深度在鄭州市尚屬首例,因此該車站工程既是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四層車站,又是鄭州市政(地下)工程里面最大的一個窗口工程。該項目能夠中標,不僅是建設方對中鐵一局施工實力、管理能力的一種肯定,更是對四公司多年來深植于鄭州建筑施工領域,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個項目,干好每一個工程,以現場贏市場的最佳褒獎。
能不能將此項目干好,不辜負業主對我們的信任,是擺在四公司主要領導面前的頭等大事。有著豐富市政工程項目管理和施工經驗的陳宏俊走馬上任擔任該項目的負責人,陳宏俊從2014年開始就來到鄭州,先后在鄭州地鐵2號線南延線、鄭州市標志性工程“鼎”型斜拉橋項目從事管理工作。去年7月,市政控制節點工程開工,公司領導將這個重擔交給了陳宏俊,并叮囑他,四公司從2008年進入河南市場,十年來從小到大,項目由小變多,四公司把每一項工程都當成首項工程來干,因此才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這個項目上我們絕對不能給中鐵一局丟臉,給企業品牌抹黑。
接過這個沉甸甸的擔子,陳宏俊及項目班子成員頓時感到了巨大壓力,項目部承擔的主要施工任務包括兩個車站一個區間,兩個車站的施工可都不容易,醫學院站不僅與已經運營的1號線換乘,而且與規劃中的7號線換乘,是典型的兩層三層換乘車站,而且地處鄭州大學附近,地上、地下拆遷量大,繁華的大學北路已經明確有14條各種線纜穿過,其中有一條軍纜,前期施工障礙和技術難度都比較大;火車站站是地鐵一號線和十號線的換乘站,屬深基坑開挖,最深的地方有31米,平均深度29米,光地下連續墻的厚度就達到了1米,施工空間特別狹小,垂直起吊太深,土方不好清運的問題,四層結構工序銜接的問題,深基坑的安全問題等等一個個難題接踵而至,如何統籌兼顧科學施組,這就需要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管理思路,需要符合項目實際的文化理念來支撐,項目一班人經過認真研究,仔細分析,一致意見:那就是對外“創新共享,綠色施工,合作共贏”。對內“人人用心,大家有責,全面受控”。
正是在這一理念的驅動下,項目部各項工作全面啟動?;疖囌菊鹃_工建點時要占用市政公交車調度總站,公交車??恳匦逻x址,為了給公交車盡快找個“窩”,項目部班子成員忙前跑后,多方協調,很快確定了站址,而項目部也得償所愿,順利拿到了工程造價600多萬元的公交站遷改修建任務。由于火車站站是一個換乘站,原設計圖紙是通過通道換乘,不僅換乘距離長,而且不利于旅客快速疏散,項目部經過對圖紙的認真分析研究和方案比選優化,提出了將原設計的通道換乘改為大廳換乘,此方案的進一步優化經過專家論證很快得到批準,僅此一項不僅有利于車站功能的進一步完善,為建設方、為市民的出行,切切實實的提供了極大的實惠,也為項目部又增加了近8000萬元的施工任務,還為建設方增加了一個副一層的商業中心。醫學院站有一個48米的區間開挖,原設計是明挖,項目部提出優化設計建議并被建設方采納,優化后的設計方案不僅使處于交通要道的大學北路減少了兩次交通疏解,而且路面以下14條主管線(含1條軍纜)不用遷改,134棵高大茁壯的梧桐樹不用移植,而且為業主節省了約1800萬元的交通疏解和綠化移植費用,改為暗挖后的方案,也為項目部增加了2000萬元的造價。僅此兩項方案優化,近1個億,對內很好的展現了項目一班人對公司二次經營的充分理解和實際行動;對外為業主著想,為用戶方便,真正體現了國企的大作為!
為了精準安全施工,合理調配資源,項目部將BIM技術成功應用到了標段內的所有工點。醫學院站區間48米的暗挖段因為是寬度達到30米的平頂開挖,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拱形開挖,實際上就是矩形斷面,其頂部距離地面只有4米,各種管線密集,地面車來車往,人流熙熙攘攘,安全容不得絲毫的麻痹大意。而且醫學院站是七號線和十號線的換乘站,基坑開挖最深達26米,屬異型基坑,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29歲的項目總工程師黃興對BIM技術的應用體會深刻:運用BIM模型,不但可以對工程量進行精準復核,對工程坐標系統進行復核,而且模型對管道可以進行碰撞模擬。還可以進行三維技術交底,隨時都可以測算工程量、生產進度,甚至可以提醒各道工序的安全風險。
為了確保兩個車站的深基坑安全開挖,項目部投入了200多萬元購置了全自動無人化安全預警系統,每個基坑周圍提前布置了200多個監控點,一旦出現異常,報警系統會立即發出指令。
在城市施工,綠色環保的標準之高、要求之嚴超乎想象。特別是鄭州市為了大氣治理和揚塵整治,專門出臺了環保十條標準,每一條標準都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只要碰一下,動輒就是幾十萬元的罰款,而且還有時間長短不等的停工處罰。為了做到文明施工,項目部先后投入100多萬元,購置了4臺灑水車和清掃車,兩個車站各一臺灑水車和清掃車,又先后買了8臺霧砲機和圍擋全覆蓋的自動噴淋系統和清洗設備。環保規定建筑工地絕不允許有裸露的黃土,項目部光遮蓋渣土的綠網就投入了30多萬元。僅僅這些還無法滿足環保要求,項目部還臨時招聘了20多名清潔工,每天在工地上的主要任務就是灑水掃地,除了包吃住之外,這些清潔工每月光工資支出就是12萬多元,項目負責人陳宏俊說:這些人還不夠,預計還得再安排20個清潔工。光清潔工總數就要達到40多人。
對于項目文化建設,在工地上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陳宏俊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習慣的培養約束是前提,對于員工的教育也是這樣,必須先立規矩,要讓員工養成遵守規章制度的自覺性。
為此,項目部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比如說施工過程中強調責任追究制,一旦出現問題,主要責任人往上追兩級的責任人同樣要承擔連帶責任。這么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從上到下,人人都要真正負起責任了,過去安排工作,能少說兩句就少說兩句,誰都不愿意討人嫌,現在不多叮囑還真就不行了,要不然下屬犯了錯誤,那也是自己的錯。
在安全管理上,那更是各種檢查與處罰規定層出不窮。安質部長李衛國對項目部的安全規定了熟于胸:人員入場前不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不得入場,2013年之前出廠的機械設備不得入場,安全帶采購就是三證齊全,項目部還要逐一進行檢測。安全帽不系安全繩一次罰款50元。安全帶不掛扣一次罰款200元,工地上發現一次抽煙罰款10元。
項目部年輕員工比較多,吃早飯也是項目部要管理的一件事情。員工如果不吃早飯一次罰款10元,這個罰款不光要員工本人去財務上交,還要在全員大會上進行通報。員工食堂每張餐桌都貼有員工的姓名,也就是說員工吃飯的座位都是固定的,如果有那位員工吃飯的時候剩飯剩菜,那么對不起還是要罰款。個別早上愛賴床的青年員工抱怨:項目部領導怎么比我媽管的都寬啊!
提起不吃早飯也要罰款,去年剛剛大學畢業的青年員工小胡表情尷尬地說:我也被罰過啊,不過過后想想項目部領導都是為我們好。
項目部的工點都處在繁華街區,又是挨著鄭州火車站,在還沒有建點之前,建設方就對文明施工和形象展示做出了明確要求,提出檔次和標準都不能低,既要有傳統更要有創新,特別是對火車站的工地和項目部駐地要重點打造。項目黨支部書記樊榮說:形象展示既是業主的要求,更是我們企業的需要,這是宣傳中鐵一局品牌,彰顯企業良好形象的大好機會。怎么才能在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創新,樊榮這個搞工程技術出身的支部書記可是沒少動腦筋,對施工圍檔全部采用仿綠草皮全包,對文化墻進行精心設計制作,展示內容豐富,標識醒目大氣,給市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在項目部駐地,從展板設計到文化長廊,從黨員活動室到仿陜北窯洞式的員工食堂,形象展示的創新無處不在,每一個區位都無不體現出設計者的奇思妙想。
為了給員工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項目部專門設立了探親房、洗衣房、晾衣棚、淋浴房、健身房,凈水機更是接到了員工宿舍,為了讓大家在工作之余能夠勞逸結合,項目部還以部門為單位,給各個部門專門規劃了一小塊菜地,工作之余既培養了大家的勞動意識,也增進了大家的交流方式。今年三八婦女節,項目部工會還為員工家屬和女工每人送了一雙運動鞋。再加上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使項目團隊的凝聚力大大增強,工作熱情高漲,富有特色的項目文化建設也展示出其獨特魅力,也使得全員的責任意識顯著提高,有力地促進了項目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更為可喜的是一批年輕人在這個項目得到了培養和鍛煉,使項目部在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取得人才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項目部文化墻1
項目文化墻2
黨員活動室
文化墻
文化長廊
文化長廊
項目形象墻
職工籃球賽
拔河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