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地鐵4號線二期項目:匠心實意 “質”在精品
近日,中鐵一局承建的無錫地鐵4號線二期02標項目迎來多個節點,高質量完成了凈慧西道站~菱湖大道站左線盾構隧道貫通施工任務,實現了全線首條雙線隧道貫通新突破。
無錫地鐵4號線二期凈慧西道站~菱湖大道站區間隧道全長約1000米,從菱湖大道站始發,沿震澤路向西敷設,側穿高墅橋后貫通至凈慧西道站,共計完成管片拼裝832環。隧道建設期間,項目團隊嚴格執行施工管理制度,創新質量管理手段,綜合運用新技術提升施工質量,傾心打造了內實外美的優質地鐵工程。
錨定目標 “質”在必行
為確保盾構施工過程的高質量要求,項目團隊嚴格執行《盾構隧道施工質量管理十四條規定》,這些規定全面涵蓋了從施工準備到掘進、管片拼裝、監控測量、施工反饋及處理的全流程,切實把控質量細節。
在掘進過程中,嚴格控制盾構機推進姿態,上下浮動不超過30毫米;每一環管片都經過四次驗收才能拼裝,即“出廠驗收、進場驗收、下井止水條粘貼質量驗收和再一次的拼裝管片型號、止水條和管片質量驗收”;管片拼裝階段,對每顆螺栓都進行至少三次螺栓復緊……每一步施工都凝聚著建設團隊的心血與智慧,旨在實現盾構施工100%無錯臺、100%無破損、100%無滲漏的“三百”目標。
千米隧道 “質”在細節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項目團隊高度重視質量管理細節,為了及時發現并解決細節問題,創新運用了一系列質量管控的工具方法。
在管片驗收過程中,項目管理人員使用管片驗收透鏡裝置進行管片質量驗收,利用透鏡更精確地檢驗管片可能存在的缺陷,配合噴壺檢查讓管片缺陷無處遁形。在每一環管片拼裝前,確定好封頂塊(K塊)拼裝的間隙十分重要,若是縫隙過大則很容易出現隧道滲漏水問題,K塊拼裝定位器便是應對這一問題的錦囊妙計。K塊拼裝定位器能夠對封頂塊管片預留位置尺寸進行測量,讓封頂塊嚴絲合縫地拼裝完成。
針對無錫地區的粉砂、粉質黏土和黏土為主的富水軟土地層帶來的施工影響,建設團隊成立盾構專項技術小組進行綜合分析,精心研究編制了可行性的穿越專項方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密切關注盾構機各項參數,通過“微創微改”,為盾構機量身配備了智能化掘進管理系統,搭載了土倉可視化系統、帶有內置式傳感器的鉸接裝置、自動導向測量系統等各種先進功能,應用了渣土改良系統、防泥餅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盾構機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為高質量實現貫通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體系管理 “質”在人為
在凈~菱區間盾構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始終將安全質量管理放在首位,成立了安全質量管理小組,組建安全、質量、環保管理機構,形成了安全質量環保管理體系,將各項管理責任分解到人,并配合以建設“自控型班組”為根基,以“部門進班組”制度為紐帶,讓現場安全質量管控構成上下聯動的系統。同時配合安全網格化管理,讓制度為網,網格員為釘,捕捉各類風險、危險源,旁站所有重要工序,實現了對現場施工現狀盡在掌握。
與此同時,項目通過系統化管理將“三檢制”、隱蔽工程驗收制度、工序交接制度、重要工序旁站制度等各項質量管控制度落實到位,讓質量管理這個持續性的復雜難題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此外,項目還依托無錫地鐵建設智慧監控中心打造了智慧型工地。智慧系統統一協調管理人員、安全、質量、環保、監控等各項內容,項目質量管理的各事各項也有章可取、有跡可循,大大方便了日后進行總結歸納、質量檢查等工作。
凈~菱區間雙線高質量貫通,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下一步,無錫地鐵4號線二期建設者們將繼續做好質量管理工作,為打造優質地鐵工程,確保全線早日通車邁出堅實步伐。
成型隧道
管片防水驗收
智慧監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