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地鐵“智”造新模式!中鐵一局無錫地鐵裝配式車站迎來全省觀摩
4月22日下午,江蘇省城市軌道交通裝配疊合式地下車站精細化管理現場觀摩會,在中鐵一局承建的無錫地鐵5號線新陽路站項目現場隆重舉行。
本次觀摩會由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無錫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無錫市市政和園林局及無錫地鐵集團主辦,無錫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心和中鐵一局等單位聯合承辦。來自全省軌道交通領域的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20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觀摩交流裝配疊合式技術在江蘇省地鐵車站建設中的首次大規模、系統性應用。中鐵一局副總經理張劍,城軌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黨庫,副總經理薛彬,安全質量總監孟綏寶,工會主席、副總經理樊嘉棟參加活動。
作為江蘇省首個大規模應用裝配疊合式技術的地鐵車站項目,中鐵一局承建的5號線8標新陽路站設計采用了“兩端現澆、中間裝配”的混合結構形式,預制裝配率達到了90.2%,充分結合裝配式結構的快捷高效性與現澆結構的優秀防水性能,以其“智能建造、綠色低碳”的核心理念,為全省乃至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可借鑒、可推廣的“無錫樣本”。
智慧賦能 精細管理鑄就行業標桿
觀摩交流會上,無錫地鐵建設公司作了《無錫地鐵裝配式地下車站精細化管理》交流報告,中鐵一局項目負責人分享了《裝配疊合式地下車站施工精細化管理》的經驗做法,與會人員集中觀看了裝配疊合式地下車站施工工藝視頻。
隨后,觀摩團深入無錫地鐵5號線8標新陽路站施工現場,實地察看了裝配疊合式車站的結構實體、預制構件的存放與吊裝準備區、以及智能化施工裝備的運行情況。
在裝配施工區域,由項目團隊自主研發的多功能龍門吊、能夠實現360°旋轉的專用吊具以及智能拼裝臺車等大型設備巍然矗立。大家紛紛駐足察看,拍照記錄,近距離觀察構件接口的細節、節點處理的工藝以及整體成型的效果,并就設備性能、技術參數、實際應用效果等問題與現場技術人員展開了互動交流。
“如此龐大的預制構件能夠像‘搭積木’一樣,實現精準的安裝,確實令人震撼!”與會的觀摩代表表示,“新陽路站項目不僅展示了裝配式技術的優勢,更展示了一套完整精細的管理體系,從設計優化、構件生產、智慧工地到質量安全管控,形成了一個全流程的閉環。”
裝配升級 智能建造實現高效環保
在車站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深度應用BIM建模技術,對車站結構進行三維建模和虛擬建造仿真。通過BIM模型,實現了設計、預制構件生產、現場施工等各環節信息的無縫對接與協同優化,為后續的高效、精準施工奠定了基礎。
在施工裝備方面,針對地鐵車站地下空間狹小、構件尺寸大、安裝精度要求高等特點,項目團隊自主研發了多功能龍門吊、360°旋轉式吊具、預制構件安裝輔助用智能拼裝臺車等一系列專用施工機械。這些“量身定制”的智能化裝備,大大提升了吊裝效率和安全性,實現了預制構件的精準定位與安裝,有效保證了裝配結構的整體質量。
“傳統的地鐵車站現澆施工,現場需要大量的模板、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作業,工序繁多,人工作業需求大。”中鐵一局項目負責人介紹說,“采用裝配疊合式技術后,大部分結構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現場只需進行吊裝和少量節點的現澆連接。理想狀態下,可以減少現場約80%的人工作業量,有效縮短約20%的工期。同時,現場建筑垃圾、粉塵和噪音也大大減少,真正踐行了綠色施工理念。”
產學研用 技術轉化應用成果豐碩
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是地鐵建設的生命線。在項目現場,搭建了覆蓋全面的智慧工地監管系統,集成了人員智能管理、設備智能管理、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等多項功能。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對施工現場“人、機、料、法、環”等關鍵要素的實時、動態、可視化管控,達到智慧施工的目的。結合裝配式施工特點,項目嚴格執行“首件驗收”“施工縫專項管控”制度,運用實時數據監測平臺,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風險可控。項目先后榮獲“江蘇省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等多項榮譽。
此外,圍繞裝配式車站的拼裝設備、施工工法等關鍵環節,建設團隊積極與設計單位、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共同攻克了節點防水、疊合層抗裂等關鍵技術難題,累計獲得了各類專利103項;總結提煉形成的《裝配疊合整體式地下車站施工工法》成功獲得省部級工法認證,其BIM技術應用成果也榮獲了“秦漢杯”BIM應用大賽二等獎。在質量管理方面,項目還斬獲了無錫市QC成果7項、陜西省Ⅰ類QC成果1項、江蘇省QC成果4項,充分展現了在質量創優方面的實力。
基于新陽路站的實踐經驗,建設團隊積極參與了7項相關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將項目建設中的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轉化為可供行業共享的技術規范,有效填補了國內在裝配疊合式地鐵車站建設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為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無錫地鐵5號線全長約29.5公里,設站24座,均為地下車站。線路途經無錫濱湖區、梁溪區、新吳區,串聯唐城、黿頭渚景區、蠡湖未來城、中心老城區、旺莊、梅村等區域,是一條旅游、文化、經濟的骨干線路,對進一步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具有重要作用。
會議現場
觀看展板及模型
觀看實體質量
自主研發的拼裝臺車
成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