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幸福電務”征文】我跟婆婆的那些事
我和愛人就職于同一家公司,育有兩個女兒,老大13歲上初二,小的3歲上幼兒園。施工單位的特點就是:夫妻二人如果是雙職工,那么結婚以后大概率跟你一起過日子的不是你老公,而是你婆婆。
老公常年在一線,兩地分居是常態,關于這一點,工程單位的大部分姐妹們應該能跟我感同身受。所以,家里兩個孩子平時都是我和婆婆在帶。在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了13年,我們早已成為一家人。
在結婚之前,就聽父母說過“婆媳關系不好相處,結婚以后要注意分寸,善待老人,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日久見人心?!碑敃r不知道這幾句話的內在含意到底有多深,這十幾年和婆婆的朝夕相處,讓我對這幾句話有這深刻的體悟。
我和婆婆之間也發生過小摩擦,生活在一起鍋沿哪有不碰碗的?但是事后我會冷靜地去思考:“也許她只是很愛他的兒子,也許她只是很愛她的孫女,能有什么壞心思呢?跟老年人計較啥呀!”這么一想,回頭給老人示個弱,她也就沒脾氣了。我跟婆婆就在生活中的細小“摩擦”中做極限的拉扯,慢慢地尋找那個平衡點。這十幾年的生活,雖然不能說每日都是和風細雨,但也從沒有過暴風驟雨。
總結幾點:一是尊重婆婆,與婆婆相處時,尊重她的意見和習慣,不要強迫她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平日里待老人尊敬,說話語氣緩和,有事說事;二是經常溝通,多跟老人互動交流,雖然我婆婆把她年輕的時候和老家的家事給我講過n遍了,但是她依然喜歡在茶余飯后的時候再講n+1遍。我婆婆也喜歡刷抖音,愛看娛樂八卦,有時候會問我:“我看趙麗穎和馮紹峰應該不會圓婚了,你說呢?”“楊冪和劉愷威到底還能圓婚不?網上說了老長時間了,好像還沒結果嘛?”我就不自覺地被她帶進了話題“他們能不能圓婚都是不確定的事,網友們說了也不算呀”;三是分工合作,與婆婆分工合作,共同照顧家庭,一般在下班點我的手機“叮咚”一聲響,辦公室的同事都能猜到,是我婆婆給我發微信,布置采購(買菜)作業了,我下班第一件事先完成采購作業,回去還給她一聲交待“您要求的我都買齊了”;四是表達感激,及時表達感激和感謝之情,讓老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人老了就跟小孩一樣適當要哄一下,平時有啥需求盡量給予滿足,逢年過節,我也會給老人買個衣服或者小禮物啥的,有時候出差去外地,我會給家里每個人挑選一個小禮物帶回來,大家拿到自己的禮物都挺開心。一次出差回來,我給婆婆帶了一個牛角梳,雖然是一個很小的禮物,婆婆給小姑子打視頻電話時開心地說:“你嫂子出差回來給我買了一個梳子,還挺好用,是牛角做的呢”;還有一次出差,我跟同事都在給家人挑選禮物,給我婆婆挑選禮物最花時間,我們還調侃“可要挑好了,這次禮物挑的怎樣,決定下次能不能出來呢。”同事們聽我這么說都忍俊不禁。
總之呢“清官難斷家務事”,生活中的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看你怎么去處理。好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也會讓家庭成員都放松,本就是一家人,多一些體諒,也就多一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