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霍去病墓
風雨如煙,秋色未見,茂陵道遠,一步三年。
說茂陵道遠,其實并不遠。茂陵位于陜西省興平市,距離西安僅四十公里,不過兩個小時車程。
我年少時酷愛歷史,看《漢武大帝》時,被其中驍勇善戰的少年將軍深深吸引。后來,只要看到有關漢朝部分的歷史,我都會仔細翻閱,若能在正文下方的小字中看見“霍去病”三個字,甚至能高興小半天。為此,我還買了一套《史記》,但只讀《衛將軍驃騎列傳》這一部分。
隨著對霍將軍的崇拜逐步加深,拜謁霍去病陵墓自然提上日程?;蛟S四十公里并不近,我的計劃一拖再拖,在西安上學四年,直到第三年暑假才動身前往。七月中旬的關中大地酷熱難耐,而當天卻下起了小雨,雨珠落在身上,緩解了空氣燥熱,使人平添了幾分沉靜。
坐公交車在文興路.漢倉北路下車,再走幾公里就能看到一片郁郁蔥蔥的小山,霍將軍便長眠于此。據記載,霍去病墓“為冢像祁連山”,意在表彰他在河西走廊、祁連山一帶立下的赫赫戰功。墓南有一石碑,上書“漢驃騎將軍大司馬 冠軍侯霍公去病墓”,這是后人對霍將軍一生官位爵位的總結,亦是極高的贊譽。我向著山形墓冢走去,“馬踏匈奴”石刻靜靜佇立在必經之路上。我繞著它細看一番,俯仰之間,仿佛穿越千年——只見大漠之上,少年將軍率部蕩滌匈奴,黃沙混雜著鮮血四處飛濺,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span>
待到凱旋時,帝王賜予他至高的榮譽,念他勇冠全軍,封他為“冠軍侯”。作為賞賜的華麗宅邸早已落成,可他固辭不受,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斬釘截鐵的回音猶如一柄利刃,與他的長槍一起,守護著邊關百姓,守護著長安常安。
我拖著有些疲乏的雙腿,登上封土最高處的覽勝亭,煙雨中,城市的全景越發看不分明。稍作休息,我又慢步走到了封土后的廟前,默默上了三炷香,一炷祭天,一炷祭地,一炷敬將軍。
下山后,我走近庭園內的茂陵博物館和蠟像館。博物館內的陳列古樸大方,透過一件件飽經滄桑的文物,我似乎看到了昳麗輝煌的過去。蠟像館內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蠟像,還原了漢朝宮廷日常,定格了過去,凝固了時光。當我注視著這些或站或坐,或眉頭緊鎖,或開懷大笑的蠟像時,他、他們和我儲存的記性融為一體,眼前浮現出了一幕幕場景,是現實還是虛幻竟一時無力去分辨。
在我等公交車返程時,烏云已散去,熾熱的太陽又開始烘烤大地。當我再回望已經變成拳頭大小的墓冢時,那封土似乎與太陽相接,散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