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美麗的一天
林俊安在睡夢中迷迷糊糊地回味著校園里的零星趣事,突然被附近村里下地老農的一聲吆喝吵驚,醒來才發覺自己已經睡在了中鐵一局蕪湖長江公路二橋項目的職工宿舍,不再是一個“學生娃”了。
同其他9名新報到的員工一樣,林俊安剛走出大學校園,便來到了中鐵一局蕪湖長江公路二橋項目工地,開始邁出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為了與瞌睡蟲抗爭,他在心里不斷給自己打氣,“我現在是一名中鐵一局的員工了,我要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成就自己的未來,我可以的,我一定可以的……”想到這里,他一躍而起,迅速洗漱,戴上了印有“中國中鐵一局蕪湖長江公里二橋C-2標”字樣的紅色安全帽,伴著冉冉升起的紅日,走向生產工地……
和林俊安一樣,李颯軒也起了個大早。李颯軒是林俊安的“師傅”,2006年參加工作的他,到過烏龍江畔,福州灣邊,徐敦制梁場……干過橋梁、隧道、路基、梁場……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百煉成剛,如今已經能夠挑起一個4個億工程的技術大梁——擔任中鐵一局蕪湖長江公路二橋的技術負責人。而這與他不怕吃苦、刻苦專研的積極心態是分不開的。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從沒有想過退縮,跟領導、同事沒有發過一句牢騷,再大的難題,也不急不躁,沉著應對。只有難關攻克時,他那黝黑消瘦臉上才會展露出笑容。
林俊安看見了“師傅”,便轉身大步走過去,“師傅早!”,“你也早!”。師徒兩人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言談表現儼然像是搭檔多年的伙伴。他們在一問一答的討論中一起向龍門林立的工地走去。
在我們的工地, 像林俊安這樣的大學生還有很多,風華正茂的他們與鋼筋水泥為伴,追逐著自己的人生夢想;像“師傅”李颯軒一樣的技術骨干也很多,他們始終如一的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讓一座座工程拔地而起,一架架橋梁飛架南北。他們或許挺立在烈日下,或許鏖戰在大雨中,或許堅守在寒風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晨升的陽光灑落在師徒兩人的臉上,撲入他們的眼簾,照的他們整個人也金光閃閃,新的一天從這里開始,青春的夢想也從這里起飛、翱翔……
徒弟林俊安
師傅李颯軒
責任編輯: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