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資“尖兵”——記物貿公司優秀員工秦濤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自從離開家鄉,就難見到爹娘.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
當兵出身的秦濤,很喜歡哼唱這首《當兵的人》。92年,他從部隊退伍回來,被分到中鐵一局工材廠從事物資供應工作。一晃十幾年過去,他終年奔波在為遍布全國各地的工程項目供應施工物資的征程上,從一個業務生疏的毛頭小伙,成長為物資供應站的副站長。用他的話來說,這個過程叫做“從新兵蛋子到普通一兵!”
可是,在大家伙看來,這個普通一兵可真是不普通,外表斯斯文文、戴一副眼鏡的他,從蘭新、南疆、內昆、渝懷到神朔、廣深地鐵、京石客專,在一個個重點工程建設中迅速進步成熟,不斷刻苦鉆研業務、探索物資管理和供應新路,已經成長為能扛重擔打硬仗的業務“尖兵”。
干好份內的事!
初次采訪秦濤,他還是項目上一名普通的業務主管,當我們說明來意時,一向性格開朗的他不好意思的說:“我干的都是份內的事情,很平常。”的確,物資供應是項目施工生產中再平常不過的工作,但它又千頭萬緒,涉及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施工生產的每一環節。任何一個差錯,都可能會帶來施工滯后或其它負面影響,甚至產生嚴重的后果。物質供應要及時、準確,服務要周到熱情,物資出入、堆放、管理要合理科學,等等。因此,秦濤的份內工作要做好做到位,其實并不簡單。
2003年的9月,在集團公司首跨長江的重點工程瀘州泰安長江大橋項目上,秦濤受命負責大橋各項物資供應管理工作。承擔主橋施工的橋梁公司在主橋承臺澆筑施工時,要求7天之內用5700多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完成,需要水泥3500多噸。因當時業主指定中標水泥為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廠,從廠家到瀘州360公里左右,散裝水泥運輸車輛在正常情況下大約需要6-7小時才可到達瀘州泰安大橋工地,還不算路途堵車、修路斷道等意外情況發生,因此連續不間斷供應的難度極大。接到任務后,秦濤立即組織其它業務人員和運輸司機一起商討如何來保證運距遠、數量大、連續性、時間短、循環有序地保證供應,并形成書面方案,之后又緊急趕赴拉法基水泥廠與廠家反復磋商,簽訂了承臺施工《水泥供應確保協議書》。在供應實施中,他24小時全天守候做好服務,運輸車成了他移動的“辦公室”,困了就打個盹,餓了就啃塊面包。不論運輸車輛是白天還是半夜到,他都及時做好收發料工作。水泥能不能按時到位,要靠負責運輸的司機方向盤把握得好不好。因此,他對司機師傅格外關心,車一到,他趕緊將熱茶倒好遞到師傅手上,有的司機沒有吃飯,他就立刻從食堂打來熱乎的飯菜送過去,司機返回時,他又千叮嚀萬囑咐地提醒師傅路途遙遠一定要注意行駛安全,……。他的體貼、周到,感動了合作的司機師傅,他們說:“小秦這人真好!我們再難再累也不能耽誤他的事!”在秦濤的努力下,大家通力合作,按時完成了水泥運輸任務,保證了一次性承臺澆筑施工順利進行,得到了指揮部及施工方的一致好評。
過去我們做工程,多是為偏遠落后地區開富裕之路,種文明之花,而現在卻剛好相反,不是在沿海沿江的經濟發達地區錦上添花,就是在繁華鬧市之間修路架橋。這給大型設備、重噸位物資運輸工作添了不少的麻煩。秦濤從事物資供應16年,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的施工單位遇到類似難題,總是找他幫忙。每次他都不說二話,急施工單位之所急,想施工單位之所想,千方百計地幫助解決。一次,橋梁公司瀘州泰安長江大橋項目委外加工了四個60噸散裝水泥罐,罐體超長、超寬、超高,要將這四個龐然大物從加工廠運回到工地,途徑路況十分復雜。項目部無奈向秦濤求援,他當即就應承下這難差,隨后立馬和業務員多方聯系大型運輸車輛,對行進線路進行實地考察。針對道路狹窄、白天車流量大、跨公路電線較多的情況,他制訂了夜間運輸方案,迅速組織實施。一路上,當車輛經過隧道時,他就帶人分頭在隧道兩邊進行車輛疏導;當遇到跨路電線時,他就用準備好的絕緣竿挑起電線指揮車輛安全通過。經過一整夜的緩慢艱難行駛,第二天早上8點,四個大水泥罐終于安全運抵工地,解決了項目部的燃眉之急。
心中有本明白帳!
秦濤是個細致周到的人,對物資管理他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本明白帳”。 2007年,神朔鐵路橋梁加固和朔黃鐵路橋梁加固兩個點同時開工,由他擔任物資主管。為了做好物資中轉倉庫的物資調配與管理工作,以及朔黃鐵路加固其他兩個項目部的甲供物資調配工作,他每月有半個多月的時間都來回奔波在陜北府谷、山西原平、河北定州、滄州工地及河北平山縣。盡管責任重大工作繁雜,但他仍然把幾個工地的物資供應和管理做得井井有條。因此,工作時間對于他來說成了一個不定數,白天要安排好各工點需要的物資,晚上要整理完善內業資料,稍微有點空閑時,他又靜下心來,整理思路,按照標準擬訂適合本項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現場物資管理辦法》,并分別簽發給各承包方及現場領工員。
為了把物資供應做到數量精確,他在接到施工設計圖紙后,先是按照每座橋梁及梁型數量,結合集團公司《工程項目管理標準》要求,核算出《分工號物資供應臺帳》、《材料定額發放確認表》,然后會同實驗室、工程部、主管生產領導、承包方,共同在現場反復測算,以確定每立方混凝土用量、鋼筋、鋼絞線及其他輔助材料的實際用量和定額消耗量。每次發放物資時,他總是要求物資管理人員必須按照核算限額發放。就這,每月底核算成本時,如有承包方超耗用量的,他就依照《現場物資管理辦法》及簽字確認的定額消耗量,要求承包方對超耗材料進行原值賠償。正因為他的細致和嚴格,杜絕了材料浪費現象,扭轉了現場物資流動頻繁、難管的局面,為項目成本管理把住了材料關。
秦濤常說:“干工作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工作不能在自己的崗位耽擱,差錯不能在自己的崗位出現,形象不能在自己的崗位損害”。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他付出了超乎尋常的艱辛努力。
2001年,在參加渝懷鐵路建設過程中,我局管段十九標段(黔江段)由于沙壩隧道、正陽隧道、核桃園隧道及正陽站場的爆破需要大量的火工品。當時受地方政府管制,不允許外地火工品進入黔江地區。從當地的民爆器材公司采購,價格又居高不下。一時間,火工品的成本問題讓項目領導很是頭疼。面對這“高不成、慢不得”的要求,秦濤心急如焚,跑遍了當地火工品的供應單位,想方設法尋求當地公安機關和政府部門的幫助,與湖南火工品廠、四川宜賓673等火工品廠家直接溝通,反復做工作,爭取廠家的理解和支持,最終將價格鎖定為國撥單價,既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成本,又保證了施工需要。在山西原平、寧武橋墩基礎加固項目中,蘆溝和恢河大橋大堆料用量較梁體加固用量大,項目部通過議標比價方式確定了供貨商。但當地一些有背景的地痞商販得知信息后,三番五次地威脅秦濤,逼迫他答應讓他們來供高價貨。血氣方剛的秦濤,真想拿出當兵人的做派跟他們硬碰硬地干一仗,可是一想到企業的利益,工程的需要,他不得不強壓怒火,和這些無賴地痞耐心周旋,軟硬兼施,“連哄帶騙”,最終讓他們無奈地退出了供貨競爭,為項目保住了成本。
“寶貝對不起!”
在物貿公司,秦濤算得上一表人才。30剛出頭的他,形象俊朗精神,為人豪爽仗義,工作能力強,還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按理,這么好的小伙子,一定會贏得眾多漂亮姑娘的青睞,組建幸福和美的家庭。可是,秦濤卻曾經遭遇婚姻的不幸。由于他長年在外奔波,一心撲在工作上,聚少離多的生活,使得妻子積怨越來越多,最終他帶著對家庭的深深愧疚選擇了分手。婚姻發生變故的那個時期,深陷痛苦的秦濤每次唱起草蜢的“寶貝對不起!”這首歌,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回想起往事,他說工作就意味著責任,你從事這份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每個人都應該對所擔負的責任充滿責任感。小家大家之間必須選擇一個,同時兼顧是不可能的,他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把個人的價值與企業的需要深深融匯在了一起。